发作品签到
专业版

OP+BJT单端甲类耳放【v2.1更新】【软硬件全开源】

工程标签

3.8k
0
0
8

简介

单端甲类耳放 耳机功率放大器 直接耦合输出 带直流保护 开关机浪涌保护 自动休眠 插入检测 STM32单片机

简介:单端甲类耳放 耳机功率放大器 直接耦合输出 带直流保护 开关机浪涌保护 自动休眠 插入检测 STM32单片机

开源协议

MIT License

(未经作者授权,禁止转载)
创建时间:2023-12-25 16:46:58更新时间:2024-03-06 02:47:44

描述

工程简介:

本耳放电路参考了铃木雅臣的《晶体管电路设计(上)》的P65电路及HIFIDIY论坛-搭个简单运放+单管甲类输出耳放,效果可以 - Powered by Discuz一文的思路

电路特点为利用OP对静态工作点进行反馈调节,可以使得晶体管跟随器射级输出直流电位为0电位(OCL输出)不需要输出耦合电容,也不担心BJT静态工作点温漂。

 

电路原理图 静态电流Iq=(VEE- 0V) /  R4

v1.0 板子图

V1.0采用双面板制作 正面走线 底层覆铜GND

经过肉耳朵测试貌似没有出现地平面耦合导致的底噪问题 静如止水!

我焊接的这块使用的是TI的5532运放和TIP41C BJT(均从立创商城购买)静态电流设置为60mA

焊接电位器时,务必将外壳接地(PCB上有预留接地点),否则容易有底噪

可以把射级负载电阻换成电流源 以取得更高的能耗比(这种方案要多用两个管子 BOM成本更高)

v1版可以直接在本工程中打开下单打样 注意安装管子散热片的时候不要碰到输出3.5mm和接口的焊盘 容易短路!!

另外,上电运行时也要注意ESD防护以及 不要摸水泥电阻和三极管散热片 小心被烫到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24.1.5更新:

在v1.0的测试中,遇到了一些问题:

1.插上耳机后的上电以及掉电的POP音非常刺耳,甚至有可能损伤耳机振膜。目前计划在第二版中加入继电器消除POP音;

2.需要正负电源的耳放真的太不方便了,如果不在实验室,找正负电源非常难,带着一块变压器来给耳放供电只为了耳机听个歌也实在别扭。在测试中,我尝试过使用BUCK芯片产生正负电(TPS5430 开关频率500Khz,纹波Vpp≈10mVpp)发现和使用线性稳压电源时相比声音没什么不同。在V2版本中,我将尝试将开关电源集成在PCB上,配合PD诱骗芯片实现TypeC供电,这样便携性就可以大大增加;

3.这个电路的效率低得可怜,要大的功率输出,功放管的积热就是个问题。所以我打算加入一些电路实现输入/输出设备插入检测,也就是说只有使用的时候,功放才工作;

4.综合以上的想法需要用到外围元器件,虽然是这些都很便宜,但是计算起来还是增加了不少BOM成本的。所以我决定引入现代科技(没错就是单片机),目前市面上stm32f030单片机也仅需1+元一片,焊接起来还没有一大堆阻容管子这么麻烦。

......坑就挖在这里了,要准备期末考试了,可能鸽一小段时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24.1.17 喜报!!!

经过我十几天的日夜奋战+嘉立创工厂的3天奋战+顺丰小哥的一天奋战,v2.0版本的软硬件已经于本日全部完成开发与调试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V2版本功放简介:(已更新至V2.1)

1.电源接口:耳放采用TypeC-PD(兼容QC)进行电源输入,随便找一个充电头插上电就能听歌!

2.电源开关:电源开关采用软开关方案,通过MOS+单片机控制功放电源通断,电流不经过开关,不怕电弧损害开关寿命!

3.耳机保护:对OCL输出级的音频输出进行实时检测,一旦功放故障导致输出信号有直流分量,功放将立即关闭输出,检测阈值达±50mV!

4.输出保护:OCL输出级使用继电器,有效削减开关机直流爆破音!

5.节能ECO:加入输入音频检测功能,无音频输入/无AUX插入/无耳机插入时功放自动休眠节能,有音频输入/有AUX插入/有耳机插入时功放自动唤醒!

6.Layout   :4层PCB设计,电源部分和功放部分分开,第二层地平面完整,输出音乐无底噪,低频量感充足!

7.小巧便携:PCB密度高,长宽仅为53*80mm 兼容某宝小尺寸铝壳,携带方便!

8.高速响应:STM32端使用状态机编程,并使用中断发事件,主程序响应处理的方法,处理速度快,各功能实时性高,不易跑飞死机!

V2保护电路功能及实现原理:

1.输入信号检测电路 (U4参考选型:RS822、COS722)

同相输入的放大电路,理论上输入阻抗非常大,不会前级输入的音频信号产生任何影响。

当该运放为轨对轨运放,且使用单电源(3V3)供电时,可以把音频信号的负半轴消去,并保留正半轴,并保证无输入时运放输出为0

当输入电流不大时,运放内部的保护二极管会正常工作,不必担心输入负电压导致运放烧毁

建议把R30换成阻止更大的电阻,获取更大的放大倍数,便于单片机检测

2.直流保护电路(U1参考选型:RS822、COS722;U2使用通用运放即可 失调电压尽量低)

第一级运放使用双电源供电,一阶RC滤出直流后进入运放放大(第一级运放输出即为输入直流分量)。

R15和R20对第一级运放输出进行抬升,同时输入第二级运放。

第二级运放接成跟随器 使用轨对轨运放 单电源供电即可。

在v2.1版本中 R12使用了 10KΩ 

功放素质测试(基于v2.0版本):

(由于v2.1和v2.0版本电源部分无改动 故不再单独测试)

测试使用硬件平台:

运放:TI NE5532(立创商城商品编号C5326);

三极管:ST BD139 (立创商城商品编号C27866);

信号源 : 普源DG1022Z;

示波器 : 普源DS1104Z Plus.

CH1:信号发生器输入信号(Vpp = 100mV , VDC = 0mV)

CH2:耳放音频输出信号(24Ω负载)

1KHz正弦波输入测试

1KHz方波输入测试

60Hz正弦波输入测试

可见增益稳定,波形无明显失真,低频量感足

电源素质测试(基于v2.0版本):

(由于v2.1和v2.0版本电源部分无改动 故不再单独测试)

DCDC芯片:TPS5430;

电感:22uH ;

输出电容:1x 330uF固态电容 + 2x 22uF X7R MLCC ;

输入电压:12V 

正负稳压输出电源纹波均小于10mVpp!

v2.1版本PCB更新日志:

1.Type-C的输出VBUS铜皮加宽 可有效抑制温升

2.使用两颗指示灯,并移动到靠近前面板位置,通过不同颜色更易区分功放机状态

3.电位器接地点移动到左边,防止位于右边时焊点卡住外壳安装不上

4.丝印勘误

5. 3.3V DCDC的GND脚改为铺铜接到GND层 减小阻抗

6.把v2.0版本没有引出的插入检测的坑填了,还加上了输入端的插入检测

v2.1版本原理图更新日志(注意事项):

1.为使插入检测功能正常,插入检测脚的电阻(R18,R50)需要保证 <= 10* 左右声道下拉电阻(R11,R17,R25) 可以不按照BOM焊接

2.在使用中发现前级两倍增益也已经足够,建议R4=R21=1kΩ = R6 = R22

3.C47建议按照CH224K的datasheet使用105(1uF),虽然104也能正常运行

4.经实测,绿色LED限流电阻(R48)使用1.8kΩ , 红色LED限流电阻(R49)使用330Ω的时,获得的亮度效果最佳

5.在v2.1的电路中,我使用了正负不对称的供电,试图取得更高的效率。(对应的Tina仿真文件在附件里)

样机参数:VCC = 6V ,VEE = -10V (DCDC分压电阻取值可以用附件中的软件PowerHelper1.4.exe计算,TPS5450的参考电压为1.221V)

此时 负载电阻RL = 100Ω 即Iq = 100mA 静态功耗约为4W(与v2.0的功耗相差无几,但获得的静态电流更大了)

        负载电阻RL = 180Ω 即Iq =   55mA 静态功耗约为2.5W(建议在此状态下运行)

焊接/使用注意事项:

1.请把两三极管翻折到背面安装,涂上导热硅脂或者垫上导热胶并做好绝缘,然后贴在铝壳上。如你不想使用外壳,或无条件安装合适的散热片,请不要使用过小的射级电阻(建议≥180Ω),以免炸管。

2.运放U1、U4请务必使用轨对轨运放!!不然无法实现对应功能!!运放U2供电电压为双电源VCC VEE ,选型时请注意运放工作耐压,如果有条件的话,U2请使用低失调电压的精密运放。

3.电位器旁边的GND焊盘是给电位器外壳接地使用的,为了额外不引入底噪,请务必给电位器外壳接地。

4.功放DCDC输出电容(大电感旁边)务必使用固态电容!不要使用高ESR的电解电容!对电源纹波有非常大的影响!

5.V2.1版本的电路设计中使用了STM32芯片的SWD引脚复用成普通IO使用,使用探针烧录固件时,必须将钮子开关拨向右边,才能烧录成功(不然SWD线会被拉低到GND 无法连接)

功放指示灯状态说明书:

1.上电状态:红绿色LED均点亮;

2.自检状态:绿色呼吸灯(较快速);

3.硬件故障:红灯闪烁;(出现红灯闪烁状态时只能拔电重启,钮子开关失效)

4.休眠状态:绿色呼吸灯(较慢速);

5.开机状态:绿灯常亮;

6.关机状态:LED熄灭。

V2.1性能参数:

输入阻抗:取决于音量电位器

频率响应: 0Hz — 50KHz+(输入输出直接耦合,需要保证音源输入不带直流分量,否则会直接触发直流保护导致功放不运行)

输入功率(Typ):4.3W(工作 @ Iq = 100mA)2.6W(工作 @ Iq = 55mA); 25mW(关机);110mW(休眠)

负载阻抗:建议16Ω-300Ω

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摆幅:≥± 4V @ 32Ω

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:≥625mW @ 32Ω

信噪比:不会测

!!!V2.1.1固件更新日志:(对比v2.1)

1.优化待机、休眠功耗:关机功耗≤25mW,休眠功耗≤110mW 待机功耗相比上一版固件降低近50%;

2.优化休眠及唤醒响应速度,调整无输入休眠超时时间为120s;

3.优化指示灯效果;

4.休眠状态请求5V电压 ,修复休眠/关机状态时3.3V DCDC轻载脉冲跳跃产生可听啸叫的问题。

附:硬件故障(红灯闪烁故障)排查方法:

(1)检查USB输入是否诱骗成功;

(2)检查两路DCDC输出电压是否正常;

(3)检查三极管CE极是否热击穿;

(4)检查主运放是否烧毁;

 

V2.1 后视图

 

V2.1 正面图(工作状态)

 

v2.1的原理图、PCB、STM32源码在附件

v2.0版的PCB和STM32固件均存在缺陷,已删除

!!!LCEDA工程有错误,V2 PCB打板请下载附件!!!

!!!LCEDA工程有错误,V2 PCB打板请下载附件!!!

!!!LCEDA工程有错误,V2 PCB打板请下载附件!!!

极度建议下载使用新版(V2.1.1)固件 以获得最优的使用体验!!

程序实时同步维护仓库地址:Tomood/STM32F030甲类耳放 (gitee.com)

 

设计图

未生成预览图,请在编辑器重新保存一次

BOM

暂无BOM

附件

序号文件名称下载次数
1
A类功放.ms14
25
2
Class_A_Amplifier_V2.1.SchDoc
43
3
Tina_V2.1.TSC
17
4
Class_A_Amplifier_V2.1.PcbDoc
47
5
STM32固件v2.1版.zip
44
6
PowerHelper1.4.exe
37
7
Class_A_Amp_V2.1.1(功耗优化).zip
120
克隆工程
添加到专辑
0
0
分享
侵权投诉

工程成员

评论

全部评论(1)
按时间排序|按热度排序
粉丝0|获赞0
相关工程
暂无相关工程

底部导航